首頁 科技 科技 的最新熱門文章 新聞 首款三輪商務智慧電車!宏佳騰 Ai-2 Gather 正式登場,售價 11.8 萬起 Furch 發表於 2021年10月27日 15:30 Plurk 宏佳騰智慧電車今日舉辦新車發佈記者會,宣佈全台首創針對商用物流及載貨需求打造的三輪商務智慧電車 Ai-2 Gather 系列正式登場。 【科技調查團】當藝術遇上科技,看展行為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發表於 2021年5月31日 11:45 Plurk 當藝術遇上科技,看展行為大調查,生活中各種特色展覽,甚至區塊鏈熱潮,藝術也沒缺席!這股商機,您有參與嗎?又了解多少?6/30前填寫問卷,幫助我們大眾的看展行為,還能抽好禮! 新聞 IBM 宣布從此不碰臉部辨識技術研發,因為已經被政府濫用到種族歧視且監控人民上 MikaBrea 發表於 2020年6月10日 10:30 Plurk 今日 IBM 首席執行官 Arvind Krishna 向美國國會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他表示未來 IBM 將不再研發、製作跟提供任何「臉部辨識技術」相關科技,因為它們被濫用於大規模監視人民、涉及種族歧視與侵犯了基本人權。 科技與科學作為藝術表達的型態,何為「數位藝術」? Da Da 發表於 2018年8月18日 12:30 Plurk 近兩年來因為臺北數位藝術中心(DAC)被關閉又重啟的新聞,讓藝文界指責的聲浪沒有停過,也讓「數位藝術」這個原本對台灣民眾來說格外陌生的字眼,成為被討論的關鍵詞;在國際藝壇上也同樣被如此熱議,但是這股熱潮則是歸因於各重要藝術博覽會、美術館、雙年展越來越多這樣的作品出現。而到底... 新聞 為什麼科技產品總是喜歡用藍色調? ifanr 發表於 2018年7月04日 09:30 Plurk 大家都知道藍光對眼睛有害,但為什麼這麼多的科技產品喜歡使用藍色做為主色調?這恐怕和冷戰時期脫不了關係。 【競賽】5/7截止!ActInSpace台法太空創新黑客松競賽熱血報名中!冠軍隊伍可獲得最高輔助30萬獎金前往法國參賽!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發表於 2018年4月18日 17:00 Plurk 燒腦又熱血的黑客松競賽來啦!ActInSpace 台法太空創新黑客松將於5/25、5/26台北三創舉辦,冠軍隊伍將代表台灣前往法國參加總決賽,同時可獲得出國補助獎金最高30萬元!別看「太空」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遙不可及的感覺,但是太空科技其實一直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各種衛... 不只是Maker的玩具還能救你的命,3D列印在醫療以及建築上有哪些用途? Wendy 發表於 2017年4月03日 16:00 Plurk 3D列印的技術強大到可以製作一台鋼琴,而荷蘭政府研擬用3D列印建造一座橫跨運河的橋樑,杜拜政府則打算用這個技術蓋一座大樓。就讓我們來複習並且瞭解一下,3D列印還可以用在生活的哪些面向? 教學 無線充電規格不只一種,如何帶來擺脫線材纏繞的生活 Wendy 發表於 2015年10月08日 14:00 Plurk 無線充電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充電方式,不需要隨身帶著充電插頭,放到平台上就能充電。不過「無線」跟「有線」的充電到底有何不同?兩者的原理各是什麼?差異又在哪裡呢?如果我的手機想要使用無線充電,有哪些限制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聞 奪世界盃冠軍需要實力,還需要像德國隊一樣選對科技工具 36Kr 發表於 2014年7月15日 17:00 Plurk 英格蘭選了一款智慧型足球鞋,即時監測球員資料,小組賽出局了。義大利選了智慧型運動監測器Beast Sensor,小組賽淘汰了。是不是科技在提升球隊戰績中毫無意義呢?No! No! No! 其實,本屆世界盃冠軍德國隊也有使用科技工具! 《星艦迷航》傳送科技有譜:科學家認為網路也能採用相同技術 TechNews科技新報 發表於 2014年6月02日 11:00 Plurk 「把你的雷射槍設定成擊暈模式」。一個令星艦迷們振奮的消息,荷蘭科學家最近發表了劃時代的研究:量子傳送將有可能能使用在人類身上,透過光束將人類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 新聞 比紙還薄的可彎曲電池問世,是否能成為穿戴式設備的助推器? 36Kr 發表於 2014年5月28日 18:30 Plurk 雖然電子設備的體積已經越來越小了,但受制於電池技術,一直沒能「瘦成一道閃電,亮瞎大家的眼」。想像一下,你的筆記型電腦、手機可以薄到只有幾毫米,你的智慧手環可以像紙一樣薄,你的智慧 T-Shirt 可以不用再一天一充電,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美好。別說我是在天方夜譚,這樣的情形可... 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 TechNews科技新報 發表於 2014年5月28日 10:01 Plurk 2014年5月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Pittsburgh 醫院的研究小組將用低溫鹽水植入志願者體內,體溫降至 10℃,降低人體機能達到一種接近死亡的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加溫復活」,該項技術能夠為危重病人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 上一頁6下一頁
新聞 首款三輪商務智慧電車!宏佳騰 Ai-2 Gather 正式登場,售價 11.8 萬起 Furch 發表於 2021年10月27日 15:30 Plurk 宏佳騰智慧電車今日舉辦新車發佈記者會,宣佈全台首創針對商用物流及載貨需求打造的三輪商務智慧電車 Ai-2 Gather 系列正式登場。
【科技調查團】當藝術遇上科技,看展行為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發表於 2021年5月31日 11:45 Plurk 當藝術遇上科技,看展行為大調查,生活中各種特色展覽,甚至區塊鏈熱潮,藝術也沒缺席!這股商機,您有參與嗎?又了解多少?6/30前填寫問卷,幫助我們大眾的看展行為,還能抽好禮!
新聞 IBM 宣布從此不碰臉部辨識技術研發,因為已經被政府濫用到種族歧視且監控人民上 MikaBrea 發表於 2020年6月10日 10:30 Plurk 今日 IBM 首席執行官 Arvind Krishna 向美國國會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他表示未來 IBM 將不再研發、製作跟提供任何「臉部辨識技術」相關科技,因為它們被濫用於大規模監視人民、涉及種族歧視與侵犯了基本人權。
科技與科學作為藝術表達的型態,何為「數位藝術」? Da Da 發表於 2018年8月18日 12:30 Plurk 近兩年來因為臺北數位藝術中心(DAC)被關閉又重啟的新聞,讓藝文界指責的聲浪沒有停過,也讓「數位藝術」這個原本對台灣民眾來說格外陌生的字眼,成為被討論的關鍵詞;在國際藝壇上也同樣被如此熱議,但是這股熱潮則是歸因於各重要藝術博覽會、美術館、雙年展越來越多這樣的作品出現。而到底...
新聞 為什麼科技產品總是喜歡用藍色調? ifanr 發表於 2018年7月04日 09:30 Plurk 大家都知道藍光對眼睛有害,但為什麼這麼多的科技產品喜歡使用藍色做為主色調?這恐怕和冷戰時期脫不了關係。
【競賽】5/7截止!ActInSpace台法太空創新黑客松競賽熱血報名中!冠軍隊伍可獲得最高輔助30萬獎金前往法國參賽!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發表於 2018年4月18日 17:00 Plurk 燒腦又熱血的黑客松競賽來啦!ActInSpace 台法太空創新黑客松將於5/25、5/26台北三創舉辦,冠軍隊伍將代表台灣前往法國參加總決賽,同時可獲得出國補助獎金最高30萬元!別看「太空」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遙不可及的感覺,但是太空科技其實一直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各種衛...
不只是Maker的玩具還能救你的命,3D列印在醫療以及建築上有哪些用途? Wendy 發表於 2017年4月03日 16:00 Plurk 3D列印的技術強大到可以製作一台鋼琴,而荷蘭政府研擬用3D列印建造一座橫跨運河的橋樑,杜拜政府則打算用這個技術蓋一座大樓。就讓我們來複習並且瞭解一下,3D列印還可以用在生活的哪些面向?
教學 無線充電規格不只一種,如何帶來擺脫線材纏繞的生活 Wendy 發表於 2015年10月08日 14:00 Plurk 無線充電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充電方式,不需要隨身帶著充電插頭,放到平台上就能充電。不過「無線」跟「有線」的充電到底有何不同?兩者的原理各是什麼?差異又在哪裡呢?如果我的手機想要使用無線充電,有哪些限制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聞 奪世界盃冠軍需要實力,還需要像德國隊一樣選對科技工具 36Kr 發表於 2014年7月15日 17:00 Plurk 英格蘭選了一款智慧型足球鞋,即時監測球員資料,小組賽出局了。義大利選了智慧型運動監測器Beast Sensor,小組賽淘汰了。是不是科技在提升球隊戰績中毫無意義呢?No! No! No! 其實,本屆世界盃冠軍德國隊也有使用科技工具!
《星艦迷航》傳送科技有譜:科學家認為網路也能採用相同技術 TechNews科技新報 發表於 2014年6月02日 11:00 Plurk 「把你的雷射槍設定成擊暈模式」。一個令星艦迷們振奮的消息,荷蘭科學家最近發表了劃時代的研究:量子傳送將有可能能使用在人類身上,透過光束將人類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
新聞 比紙還薄的可彎曲電池問世,是否能成為穿戴式設備的助推器? 36Kr 發表於 2014年5月28日 18:30 Plurk 雖然電子設備的體積已經越來越小了,但受制於電池技術,一直沒能「瘦成一道閃電,亮瞎大家的眼」。想像一下,你的筆記型電腦、手機可以薄到只有幾毫米,你的智慧手環可以像紙一樣薄,你的智慧 T-Shirt 可以不用再一天一充電,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美好。別說我是在天方夜譚,這樣的情形可...
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 TechNews科技新報 發表於 2014年5月28日 10:01 Plurk 2014年5月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Pittsburgh 醫院的研究小組將用低溫鹽水植入志願者體內,體溫降至 10℃,降低人體機能達到一種接近死亡的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加溫復活」,該項技術能夠為危重病人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