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老闆都愛「10倍速天才工程師」?他建議要讓公司長久,團隊協作與「一般工程師」才是軟體開發的核心

老闆都愛「10倍速天才工程師」?他建議要讓公司長久,團隊協作與「一般工程師」才是軟體開發的核心

在矽谷科技圈盛行的「10倍速天才工程師」(10x engineer)神話,近年來逐漸影響全球科技產業。許多企業爭相尋找擁有超凡能力的頂尖人才,希望能藉此提升研發效率、加速產品開發。然而,Honeycomb.io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長Charity Majors在她的文章中,對這種過度強調個人能力的迷思提出了質疑,並強調了一般工程師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團隊協作才是軟體開發的關鍵

Charity Majors在文章中指出,「10倍速天才工程師」的概念基於薄弱的研究,並且往往帶有刻板印象。她認為,過度強調個人能力,忽略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在現今複雜的科技環境中,單靠個人英雄主義難以完成大型專案。軟體開發不僅僅是編寫程式碼,還包括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測試、維護等環節,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

Majors強調,軟體不是個人擁有的,而是團隊共同擁有的。個別工程師編寫程式碼的速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團隊集體編寫、測試、審查、發布、維護、重構、擴展、架構和修改軟體的速度。她認為,如果一個團隊中最慢的工程師需要五個小時才能發布一行程式碼,那麼即使是最快的工程師也需要同樣的時間。

「一般工程師」比「10倍速天才工程師」更可靠

一般工程師的價值在於他們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可複製性。他們能夠在團隊中扮演多種角色,並且能夠在不同專案中快速適應。他們是團隊的基石,能夠確保專案的穩定進行。

相較之下,「10倍速天才工程師」雖然擁有超凡的能力,但也可能帶來風險。他們可能因為能力過於突出而難以融入團隊,或者因為個人英雄主義而忽略團隊協作。此外,過度依賴少數頂尖人才,也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風險。

與其花費大量資源爭奪「10倍速天才工程師」,科技產業更應該重視人才培育。透過完善的培訓制度、mentor制度,以及鼓勵內部技術交流,企業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工程團隊的技術能力和協作效率。

Majors也強調,一個真正偉大的工程組織是,你不必是「最好」或最有資歷的工程師,也能對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她認為,一個真正偉大的工程組織是,技能普通、專業知識普通的普通軟體工程師,可以持續快速行動、發布程式碼、回應使用者、理解他們構建的系統,並日復一日、週復一週地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建立以「一般工程師」為核心的團隊文化

科技產業應該建立以「一般工程師」為核心的團隊文化,讓每位工程師都能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發揮所長,共同為企業目標努力。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 重視團隊協作:
    • 鼓勵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 建立開放、包容的團隊文化,讓每位成員都能表達意見。
    • 使用協作工具,提升團隊協作效率。
  • 強化人才培育:
    • 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提升工程師的專業技能。
    • 鼓勵工程師參與國內外技術研討會,拓展視野。
    • 建立mentor制度,讓資深工程師帶領新進工程師成長。
  • 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
    • 建立一個支持性的工作環境。
    • 鼓勵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 提供職業發展機會。
  • 重視多元性:
    • 建立多元化的團隊,讓不同背景的工程師都能發揮所長。
    • 鼓勵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學習,提升團隊的整體能力。

軟體開發的本質:協作、創新與持續學習

軟體開發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協作、持續創新和不斷學習。過度強調個人能力,反而可能限制團隊的發展。

科技產業應該擺脫「10倍速天才工程師」的迷思,回歸軟體開發的本質。重視團隊協作、人才培育和持續學習,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工程團隊,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

Charity Majors的觀點提醒我們,在追求技術卓越的同時,不能忽略團隊協作和一般工程師的價值。科技產業應該擺脫「10倍速天才工程師」的迷思,回歸軟體開發的本質。重視團隊協作、人才培育和持續學習,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工程團隊,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

一般工程師是科技產業的寶貴資產,他們是團隊的基石,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透過建立以「一般工程師」為核心的團隊文化,科技產業將能在全球科技產業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