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面對營運亂流,CEO 們加碼投資 AI!IBM評估全球 AI 投資預計兩年內翻倍,台灣企業更積極

面對營運亂流,CEO 們加碼投資 AI!IBM評估全球 AI 投資預計兩年內翻倍,台灣企業更積極

面對全球營運環境劇變與技術汰換速度加快的雙重壓力,全球 CEO 正加碼投資 AI 技術。根據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13 日發表的最新全球 CEO 調查,企業在 AI 的部署與投入正進入關鍵轉折期,預計未來兩年內整體 AI 投資規模將成長一倍以上。

這份調查涵蓋來自全球 33 個國家、24 個產業的 2,000 位 CEO,其中 40 位來自台灣。結果顯示,台灣企業在代理型 AI 的採用與文化轉型投入程度,甚至超越多數歐美與亞洲市場

台灣企業在 AI 採用上表現更積極、文化適應度更高

報告指出,有 61% 全球 CEO 表示正積極導入代理型 AI 技術,台灣企業比例更達到 67%,超越中國、日本與韓國等市場。不僅如此,79% 的台灣 CEO 已開始協助員工適應 AI 導入所帶來的組織文化與營運流程改變,大幅高於全球平均(64%)。

不過,隨著新技術快速導入,也帶來整合難題。全球有 50% 受訪 CEO 坦言,企業內部出現新舊技術脫節與資訊紛亂問題。

短期績效壓力下,CEO 們尋求 ROI 與創新間的平衡

在生成式 AI 項目上,僅 25% 的企業達到預期投資報酬,僅有 16% 真正實現規模化應用。因此,多數 CEO 採取「先小規模落地、再視成果擴張」的策略,其中 65% 的企業專注於易見回報的項目。

台灣企業在這方面展現更高的規劃能力,有 78% 明確為 AI 專案設立衡量指標。雖然不少 CEO 承認「為了不落後而貿然投資」的情況仍存在(全球 64%,台灣為 53%),但整體而言,台灣企業對新技術採用仍保有較高謹慎度。

面對不確定環境,創新資金被挪作維穩使用

當市場出現波動時,59% 全球 CEO 表示會將原本用於創新的資金轉為支撐營運,台灣企業這方面比例更高達 68%。此外,67% CEO 認為企業需要更高的預算彈性,才能掌握長期成長機會。

即使如此,85% CEO 預期規模化部署 AI 將能在 2027 年以前取得效益,台灣則有 一半企業樂觀預估能在一年內看到回報

專業人才與策略執行力成關鍵瓶頸

報告亦指出,企業能否成功運用 AI,不僅仰賴技術,還取決於是否擁有能掌握大局並具備決策能力的管理團隊(69%),以及是否能擁有正確職能與激勵機制的人才(67%)

企業也面臨嚴重的人才與文化挑戰。全球 CEO 普遍認為,缺乏協作氛圍、員工抗拒變革,以及專業技能不足,是當前推動創新的最大障礙。台灣 CEO 更指出,內部人員的抗拒是首要挑戰(55%),高於全球平均(38%)

另外有三成 CEO 預估未來三年內需對員工進行再培訓。65% 表示會使用自動化工具彌補技能缺口,54% 正招募與 AI 相關的新職缺,這些職位在一年前還不存在。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