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壇風雲變幻,前總統川普與科技富豪伊隆·馬斯克之間的關係,正經歷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這場轉變的核心,是馬斯克對川普政府政策,特別是「大而美法案」的強烈不滿,以及他成立新政黨「美國黨」的決心。
從「第一朋友」到公開決裂
曾幾何時,馬斯克是川普2024年總統競選的最大個人捐贈者,被川普視為「第一朋友」。馬斯克不僅捐贈巨額資金,更積極參與共和黨的政治運作,甚至提議成立備受爭議的「政府效率部」,旨在大幅削減政府支出。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兩人之間的裂痕逐漸顯現。
馬斯克對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公開表達不滿,認為該法案將導致國家債務大幅增加,斥之為「令人厭惡的醜聞」。儘管馬斯克刪除了一些激烈言論,但兩人之間的矛盾已難以掩蓋。最終,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川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而馬斯克則在社群媒體上發起投票,詢問網友是否支持成立「美國黨」,並隨即宣布該黨成立。
「美國黨」的核心主張
儘管馬斯克尚未正式發布完整的政黨綱領,但他已確認了該黨的核心政策主張,包括削減債務、運用人工智慧實現軍事現代化、支持科技發展、減少監管、保障言論自由以及支持生育激勵政策等。這些主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馬斯克對美國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
馬斯克認為,共和黨的政策議程將增加債務,稱其為「債務奴隸制」。他還借用古希臘歷史中的「勒烏克特拉戰役」闡述了他的政治策略,即集中力量,精準聚焦某些關鍵政治議題和政策領域推動變革。
「美國黨」的挑戰與前景
馬斯克計劃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讓「美國黨」成為活躍的政治力量,並表示將與兩大黨派進行立法討論。然而,美國的選舉制度對第三黨並不友好。美國缺乏「允許多個第三方政黨取得顯著成功的開放體制」,新興政黨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獲得選票資格。
此外,新政黨的創建需要巨額資金支持。儘管馬斯克財力雄厚,但在政治中「錢也不是萬能的」。美國資深選舉律師認為,建立一個全新的全國性政黨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絕無可能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完成。
川普的反擊
對於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的舉動,川普表達了不滿,並稱馬斯克「脫軌」,基本上變成了一輛失事的火車。川普認為,第三黨擅長製造破壞和混亂,而美國已經受夠了激進的左翼民主黨人。
川普還指責馬斯克反對「大而美法案」是因為該法案取消了對電動汽車的激勵措施。他表示,自己從一開始就反對電動汽車授權,並對馬斯克對此沒有異議感到驚訝。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的舉動,無疑給美國政壇帶來了新的變數。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馬斯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他不僅擁有巨大的財富,還在科技界和社會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他的加入,或將打破美國兩黨政治的平衡,為美國的政治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