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Switch 的搖桿漂移,到早年雅達利 5200 的笨重控制器,幾乎沒有任何一款遊戲主機能完全避免硬體瑕疵。但若要說哪一代主機因為故障而聲名狼藉,Xbox 360 的「三紅」問題(Red Ring of Death) 絕對榜上有名。這個惱人的硬體災難曾讓無數玩家苦不堪言。
根據 Xbox 前業務負責人 Peter Moore 先前透露,為了解決這場災難,微軟最終投入了高達 1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373 億元)的修復與補償費用。如今他回憶起當年狀況,坦言:「正是那筆錢救回了 Xbox 品牌的未來。」
「如果當初沒砸下那筆錢,今天的 Xbox 可能不存在了」
在近日接受《The Game Business》採訪時,Moore 表示,當年 Xbox 360 出現大量主機當機、紅燈報錯時,微軟花了很長時間才搞清楚真正的技術問題。
「我們嘗試各種方法找出原因,風扇位置夠不夠?散熱夠不夠?甚至有人提議把主機用毛巾包起來,增加熱度來讓焊點『重新接合』……壓力真的大到爆表。」他說。
儘管如此,Moore 回憶:「我始終相信,那個決定(投入修復資源)是品牌命運的轉捩點。沒有那場危機,也就沒有後來的 Xbox。」
他更直白地說:「如果我們當初沒這麼做,我無法確定現在還會不會有 Xbox 這個品牌存在。」
Xbox 現況:玩家創新高,但人事震盪不斷
雖然 Xbox 360 的「三紅」事件早已成歷史,但近期 Xbox 品牌同樣面臨不小挑戰。微軟遊戲部門在過去 18 個月內已進行 第四輪大規模裁員,裁員潮接連波及各大子團隊,包括 Bethesda、343 Industries 等。
微軟遊戲執行長 Phil Spencer 雖然在內部信中強調:「我們現在正處於史上最多玩家、最多遊戲、最高遊玩時長的階段,我們的平台和產品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但這樣的說法,似乎也無法完全抹平員工與社群對未來的不安。
對於 Moore 而言,當年耗費 11 億美元補救 Xbox 360 的「賠錢大作戰」,如今回想起來既有些苦澀,也多了些溫情。他說:「那筆錢,我們花得值得。是為了保住我們辛苦建立起來的品牌,也是為了相信這個品牌還有未來——而且那是為了所有玩家。」
- 延伸閱讀:微軟新一波裁員波及 Xbox 部門,高層竟建議被裁員工「和 Copilot 聊聊」
- 延伸閱讀:AI 吃掉預算!Xbox整體團隊面臨重整壓力,18個月內第四波裁員
- 延伸閱讀:傳PS6與次世代Xbox預計2027年登場,UDNA架構加持、GPU效能僅提升約20%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