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隨著 AI 的快速發展,由 Google 打造的 AI 筆記工具 NotebookLM 也持續推陳出新。從早期單純的文字問答,到如今能生成語音、影片摘要,甚至自動建立單字卡與測驗題目,它的應用範圍正不斷擴大。另外,「公開筆記本」功能的推出,更是讓 NotebookLM 從原本的「個人輔助」工具,進一步邁向協作共享平台,開啟知識交流的新可能。本文將聚焦 NotebookLM 近期的功能更新,並探討如何將這些工具融入日常學習與知識管理之中。

文章目錄

NotebookLM 再進化,功能更豐富與多元

NotebookLM 是由 Google 開發的 AI 筆記工具,它讓使用者可以上傳各式資料,並透過內建的 Gemini 模型進行摘要與問答,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回應。經過近期的迭代更新,NotebookLM 不僅新增了多項功能,更將筆記本從個人的私有空間,轉變為能夠公開分享的知識平台。

NotebookLM 是 Google 開發的一款生成式 AI 筆記工具,能以 Gemini 模型為核心,協助使用者整理、分析和理解大量資訊。

核心價值與運作模式

NotebookLM 的核心是一款由 AI 驅動的研究與寫作助手,能幫助使用者輕鬆理解並探索複雜的資料。只要將文字檔、PDF、Google 文件、音檔,甚至是網站或 YouTube 影片的網址上傳,NotebookLM 便能根據這些內容提供資訊與解答,並且在回應後方附上資料出處,方便使用者參考與驗證。

相較於許多從網路上搜尋資料的 AI 工具,NotebookLM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僅依據用戶上傳的內容進行回應。這種「基於來源」的運作模式,不僅能更精準地符合需求,同時也能有效避免 AI 最為人詬病的「幻覺」問題。

隨著多次更新,NotebookLM 的功能日益多元,不僅將個人資料庫升級為共享平台,也讓學習模式從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參與。

功能升級,學習更靈活

隨著近期更新,NotebookLM 的功能更加多元,像是使用者可以直接在筆記中搜尋網路資料並添加到筆記本中;音訊摘要開始支援中文,並提供辯論、評論、摘要或深入探索等模式;影片摘要則能生成帶旁白的投影片,而且同一筆記本現在可生成多個不同版本的摘要。還有能自動生成單字卡與測驗題目等,幫助更有效學習。另外,筆記本也開始支援公開分享,讓知識延伸至共享平台;官方也與媒體、開放式教科書合作,推出精選與互動筆記本等。

筆者先前曾撰寫過一篇 NotebookLM 的基礎介紹,讀者若有興趣,也可以先參考先前的文章。本文將重點聚焦於更新後的新功能,後續我們將一一來介紹該如何使用。

透過訂閱 Google AI Pro、AI Ultra、Google Cloud,或符合資格的 Google Workspace 方案,即可升級 NotebookLM,以提升使用上限並享有更多功能。

打破資料來源侷限,知識探索更全面

NotebookLM 的進化不僅體現在功能多元,更改變了資料來源的廣度與深度。過去使用者僅能自行上傳內容,如今則能直接搜尋外部資源,或取用官方打造的精選資料庫,讓知識探索更高效、更全面。

探索功能可搜尋外部來源

以往雖然可以透過貼上網址來新增資料,但範圍可能會受限於使用者的搜尋習慣。現在,NotebookLM 的「探索」功能可直接在介面內搜尋外部資源,只要輸入主題,系統便會在數秒內分析數百個來源,篩選出最多 10 筆最相關的結果,並附上註解摘要與原文連結,方便使用者快速評估與加入筆記本。這不僅免去在瀏覽器與 NotebookLM 之間來回切換,也讓蒐集資料的效率大幅提升。

此外,探索功能也能檢索個人雲端檔案,找出尚未上傳的相關資訊。若想學習卻沒有靈感,則可以透過「問答好手氣」隨機獲得新主題,進一步拓展學習範圍。

探索功能可讓使用者直接在 NotebookLM 中搜尋網路資料,或透過「問答好手氣」隨機獲取主題。

搜尋結果會在後方附上原文連結,以便進一步查閱參考,並判斷是否要加入到來源中。

精選與互動筆記本:現成的高品質知識庫

Google 也推出了由官方與合作夥伴製作的「精選筆記本」與「互動筆記本」,提供即取即用的內容。精選筆記本涵蓋多元主題,像是《經濟學人》年度報告、暢銷書作者的長壽建議,甚至是莎士比亞全集。目前共收錄 8 本,使用者不僅能閱讀原始資料,還可在問答區提出問題,獲得附引用的回覆,甚至收聽 AI 預先生成的語音概述,或用心智圖功能探索重點。

互動筆記本則由 NotebookLM 與教材供應商 OpenStax 合作,將生物學、化學、心理學等科目轉化為可問答、可探索的互動式知識庫。雖然原始內容與預先設定好的功能主要為英文,但仍可在問答區使用中文提問。

在 NotebookLM 首頁的「精選筆記本」分頁中,可看到 8 本由 Google 與各界合作推出的公開筆記本。

官方建立的筆記本多數內容來源及內建的記事、摘要皆為英文,但在問答區還是可以使用中文。

多種格式概覽筆記本,提升資料易讀性

當資料內容變得愈來愈龐雜時,單純依靠摘要或問答可能無法快速掌握全貌。這時可以透過 NotebookLM 中多種格式的「概覽工具」,將內容轉換為結構化的文字整理或視覺化呈現,以不同角度重新組織資訊,幫助更全面地理解與應用知識。

NotebookLM 重新設計後推出了「工作室(Studio)」,其中包含語音與影片摘要、心智圖、報告等功能,而已儲存的記事則會顯示在下方。

報告功能:從摘要到動態建議

首先,在「工作室」介面中會看到「報告」功能,它就像一個自動化的文件助手,能依據使用者上傳的資料生成多種形式的記事。目前包含四種主要格式:「簡介文件」提供如導讀般的整體總覽;「學習指南」將內容結構化,整理出重點、定義與範例;「常見問題」自動生成相關 Q&A;「時間軸」則能將涉及時間順序的資訊轉換成條理清晰的歷程。

NotebookLM 也正逐步推出重新設計的報告功能,其一是新增了「部落格貼文」格式,另外則是能根據資料中提到的主題、題目或產業動態提供建議選項。例如,一篇學術文章可能會觸發關鍵術語表或評論文章;而一份小說草稿則可能生成角色分析或劇情評論。不過,截至截稿前,筆者的帳號尚未獲得該功能的更新。

透過報告功能生成的結構化文字資料,會直接存成記事,並且還能一鍵添加至來源。

報告功能還能依據使用者上傳的資料,自動推薦適合的輸出格式,例如市場趨勢分析、概念解釋等;不過目前仍在滾動式更新中。

心智圖:用視覺化串聯知識

除了文字整理,NotebookLM 亦提供「心智圖」功能,將筆記中的主題、概念與關聯以圖像化方式展現,讓使用者能迅速看出知識的脈絡結構。特別是在初步探索新主題時,將心智圖與簡介文件搭配使用,更能快速掌握全貌。

無論是報告還是心智圖,生成後的內容都會自動儲存為「僅供檢視」的記事,無法直接編輯。其中報告若經確認內容正確且具參考價值,還能進一步新增至來源,納入筆記本持續使用。

心智圖功能是透過樹狀結構將複雜的想法與資訊視覺化,協助使用者思考並統整內容。

使用「觀看」以外的方式學習

除了文字問答、摘要、心智圖等用「觀看」方式學習之外,NotebookLM 也將「知識呈現方式」推向更多元的形式。透過音訊與影片摘要,學習不再侷限於閱讀,而能以聆聽與動態影像獲得更直觀的理解。

音訊摘要:從 Podcast 到多樣化討論

音訊摘要是 NotebookLM 相當受歡迎的功能之一,推出時便引發熱烈討論。它能將使用者上傳的內容轉換成由 AI 主持人播報的 Podcast,特別適合通勤或無法專心閱讀的時刻,讓人以「聽」的方式吸收知識。起初這項功能僅支援英文,如今已擴展到包含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更新增了不同的表現形式:

● 摘要:一位 AI 主持人快速總結核心重點。

● 深入探索:兩位 AI 主持人對內容主題展開詳細討論。

● 評論:兩位 AI 主持人評論使用者上傳的材料,為論文或設計文件提供建設性回饋。

● 辯論:兩位 AI 主持人模擬不同觀點的交鋒。

使用者還能自由調整語言與 Podcast 的長度,甚至在提示中指定主持人需要強調的重點,打造更符合需求的音訊體驗。

語音摘要功能現推出 4 種不同的格式,包括深入探索、摘要、評論、辯論,還可以在提示中設定主持人應著重的主題。

影片摘要:帶旁白的視覺化學習

影片摘要則進一步將內容轉化為帶有旁白的投影片,結合文字、圖片、圖表與數據,打造視覺化的學習形式。Google 也表示,這只是第一個格式,未來將會推出更多樣的呈現方式。同樣地,使用者也能自訂影片摘要,例如指定聚焦的主題、設定學習目標,或根據目標受眾調整內容表現。

另外,相較以往只能在一個筆記本中生成單一版本,現在音訊與影片摘要都能建立多個版本,讓同一份資料能以不同角度、不同語言重新詮釋,為學習與溝通帶來更大的彈性。

在影片摘要也一樣可以選擇語言與提示範例,甚至也可以寫下你的用途,如「我要在讀書會播放這個影片」。

影片摘要將會以「帶有旁白的投影片」形式呈現,且不僅可以在線上觀看,也能下載成 mp4. 檔。

工作室功能更新後,在同一個筆記本內可以生成多版本的語音及影片摘要,可以著重於不同主題,又或是輸出成不同語言。

從被動吸收到主動參與,助於提升記憶點與學習樂趣

「主動參與」是學習時的一大關鍵, 因此 NotebookLM 也讓先前僅能閱讀、觀看、聆聽的學習方式,加入了學習卡與測驗功能,將單向的輸入轉變為雙向互動。這不僅讓學習過程更有趣,同時能幫助有效記憶,並即時檢視成效。

將筆記本變成互動練習場

學習卡功能類似「單字閃卡」,能幫助記憶關鍵術語、重要日期與核心概念。它模擬了傳統閃卡的正反面設計,一面是問題或英文單字,另一面則是答案或中文翻譯。這些學習卡會自動根據筆記內容生成,大幅節省手動製作的時間。更進一步,使用者也能自訂主題與難度,使其更貼合學習目標。

測驗功能則能將筆記本轉化為客製化的選擇題試卷,用來檢視自己是否真正學會了。當遇到答不出的題目時,還能先按下提示,讓 NotebookLM 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揭曉答案。

學習卡會有正反兩面的內容,一面可能是專有名詞,使用者可以先回憶名詞的解釋,再將卡片翻面確認自己是否記對。

即時查看詳解深化記憶

而學習卡與測驗皆提供「說明」選項,當對某個卡片的內容感到困惑時,或答錯了測驗的某個題目時,只需點擊「說明」,NotebookLM 就會在問答區生成詳細的總覽回應,協助理解定義或錯誤原因,並附上引用連結指回原始資料,讓概念能被徹底釐清。

這項功能在教育場景中特別實用,比方說老師可以事先做好筆記本,並生成相關學習卡與測驗題目,確認無誤後利用「公開筆記本」的功能,開放給學生使用,讓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複習。對於學生而言,這不僅是個方便的複習工具, 更是個能自主學習、並在遇到疑問時即時獲得解答的個人化學習夥伴。

點擊「說明(Explain)」的選項,NotebookLM 便會在問答區生成詳細的總覽回應,協助理解學習卡的內容。

測驗會將上傳內容轉換成選擇題,用來檢驗是否學會;不會的題目可點「提示(Hint)」,避免亂猜影響效果。

學習卡與測驗功能皆可自訂題目數量以及難易度,以更貼合個人需求。

公開筆記本並與他人互動,知識互通有無

前面我們有提到,公開筆記本讓自己筆記不再只是個人資料庫,而是能被其他人使用與互動的知識平台。而要分享筆記本也非常簡單,只需點選共用的功能,系統便會生成一個專屬連結。只要將此連結分享給他人,擁有連結的人便能開啟筆記本並與之互動。

不過,未擁有筆記本編輯權限的使用者,僅能查看已製作好的內容、進行問答,並從中獲取資訊,並無法自行上傳資料,也無法創建新的音訊、影片摘要等。這與使用精選筆記本或 OpenStax 的互動筆記本的體驗類似,確保了原始筆記本的完整性與設計初衷,同時又能讓知識有效地流動與共享。

步驟 1:首先按下「共用」,接著把筆記本權限改成「知道連結的使用者」,最後儲存就會變「公開筆記本」了。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步驟 2:NotebookLM 會在筆記本標題的一旁顯示「公開筆記本」的字樣,共用旁邊的圖示也會從鎖頭改為地球。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步驟 3:只要有連結的人就都能查看筆記本中已創建好的資料,但沒有辦法新增來源或做任何編輯。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步驟 4:不過在問答區中,依然可以詢問與筆記本主題相關的內容,就算使用與上傳資料不同語言也沒問題。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步驟 5:另外若是在步驟 1 將權限改為「僅限對話」,開啟連結後就只會看到一個 AI 聊天室,詢問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AI 也不會亂回。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4 大應用場景推薦,手機與電腦都能用

NotebookLM 的多元功能,讓它不再只是單純的筆記工具,更能因應不同情境展現價值。以下便推薦 4 種個人認為相當適合的應用場景。

1. 個人:學習與知識管理

作為筆記本,NotebookLM 當然還是一個很適合個人學習使用的工具。只要將感興趣的內容上傳,再透過報告或是心智圖功能,便能快速整理並消化龐雜資訊。通勤時還能利用語音摘要吸收知識,或透過單字卡與測驗加強記憶,無論是自我進修、考試準備,還是日常知識整理,都能更有效率。

如果想要更便利、隨時隨地學習,也可以下載手機版 NotebookLM App,但功能略有不同。

2. 創作者:內容發想靈感加速器

創作者可以透過「探索」功能快速收集多元主題的素材,接著運用報告功能轉化為「部落格貼文」或「簡介文件」,作為初稿或大綱。音訊摘要的「辯論」與「評論」模式,也能為文章或影片腳本提供不同觀點;再加上公開筆記本功能,創作者能與粉絲分享研究資料與靈感,打造更具互動性的社群。

假設作為知識型創作者,透過 NotebookLM 就能從資料探索、整理到文章撰寫,一站式完成大部分工作。

3. 教學:活化教育的互動式平台

在教育場景中,教師可以使用報告功能與心智圖製作講義與教學大綱,接著就像前面曾提及的,生成學習卡與測驗後公開,提供學生自主練習。學生不僅能在筆記本中隨時複習,還能透過問答區即時獲得解釋,讓學習更具互動性。

學生可以透過筆記本的「測驗」功能檢視學習成果,快速找出不熟之處,再回頭複習。

4. 企業:知識管理與內部培訓

企業中的內部文件、研究報告或會議紀錄都能上傳,進而建立專屬知識庫。企業也能製作公開筆記本作為內部培訓資源,並生成針對不同部門需求的影片摘要,讓新人快速上手,也能幫助跨部門同事輕鬆掌握相關資訊。不過要特別注意,畢竟使用的並非私有雲,機密內容如有疑慮還是建議不要上傳。

同一份文件可以透過不同指令生成不同主題的影片摘要,方便公司內不同職位的人使用。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NotebookLM 新功能教學:AI 筆記本協作共享、自動生成單字卡、語音影片摘要,變身知識交流平台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ycr
作者

PC home 雜誌、T 客邦產業編輯,也負責 T 客邦影新聞 YouTube 頻道短影音製作。關注 AI 相關應用,並有軟體教學報導。(大頭貼為 AI 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