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伴侶型AI聊天機器人產業快速成長,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於2025年10月13日正式簽署《參議院第243號法案》,明文規定:只要AI聊天機器人可能讓一般使用者誤以為自己在與真人互動,開發者就必須在介面上清楚標示「此為AI、非真人」,以防使用者混淆。
這項法案由州參議員安東尼·帕迪利亞(Anthony Padilla)推動,並被稱為全美首部針對AI聊天機器人進行管制的專門法案之一。
每年還需提交自殺防治報告,強化平台社會責任
根據新法,從2026年起,提供這類AI聊天服務的部分平台還必須每年向加州自殺防治辦公室提交報告,詳述平台針對識別與處理使用者自殺傾向所採取的因應措施。這些資料將會公開於官方網站,接受社會監督。
加州政府希望透過制度設計,強化業者的社會責任,並減少AI系統在面對心理脆弱使用者時,可能造成的傷害或誤導。
兒少安全優先,加州再簽多項保護性法案
州長紐森在法案簽署聲明中表示:「AI與社群媒體等新科技,固然能啟發創意、促進學習、連結彼此,但若缺乏明確規範,也可能誤導或傷害青少年。加州在推動科技創新的同時,不能放棄對孩子的守護。」
除了這項AI聊天機器人標示規定外,紐森也同步簽署多項與兒童網路安全相關的新法,例如針對硬體產品新增的年齡驗證要求,進一步防堵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內容的可能性。
這些規範的推出,也是繼紐森簽署另一項具有指標意義的《AI透明度法案》(參議院第53號法案)後,加州在AI政策上的再一大步。面對生成式AI和智慧互動系統的迅猛發展,加州正持續走在全美最前線。
- 延伸閱讀:AI聊天機器人影響青少年心理,美國監管單位加緊應對
- 延伸閱讀:調查顯示70%用戶最近曾對 AI 氣到罵髒話,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向AI聊天機器人說謝謝
- 延伸閱讀:AI聊天機器人涉嫌鼓勵自殺案,美法院駁回AI言論自由主張、允許訴訟繼續審理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