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來正式揭露其 AI 基礎建設新戰略,宣布已啟用數座新一代 Fairwater 架構資料中心,並透過高速專用網路互相串聯,組成一座分散式的「AI 超級工廠」(AI Superfactory)。這項超大型基礎設施象徵著微軟擴大 AI 模型訓練能力與雲端運算規模的重大里程碑。
數十萬顆 GPU 與百萬 CPU 核心,打造虛擬運算巨獸
根據微軟官方部落格說法,目前已投入運作的兩座 Fairwater 資料中心分別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 Mt Pleasant 和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採雙層設計,機架搭載 NVIDIA 最新的 GB200 NVL72,並具備近乎零耗水的液冷散熱系統,有效強化能源效率與環保性能。
更令人矚目的是,這些資料中心不再只是獨立節點,而是透過一套全新設計的 AI WAN(專用廣域網路)相互連結,彷彿組成一座虛擬的超級電腦。整體系統整合了數十萬顆先進 GPU、EB 級(Exabyte)儲存空間與數百萬個 CPU 核心,能支援訓練上千億參數的大型 AI 模型,是微軟推進 AI 戰略的核心動力。
不是單一資料中心能辦到的事
傳統上,大型語言模型(LLM)或多模態 AI 訓練會受到單一資料中心運算資源與頻寬的限制。但透過 AI 超級工廠的分散式設計,微軟得以將工作負載分配至多個站點,同步進行訓練與推論作業,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延遲,進而加速模型的開發與部署。
這也意味著未來微軟 Azure 雲端平台在面對企業級 AI 應用,如企業聊天機器人、自動程式生成、多語言模型服務等場景時,能提供更具彈性與擴充性的後端支援。
AI 基建競賽升溫
微軟這項佈局也與其他科技巨頭如 Google、亞馬遜 AWS、Meta 等競爭策略互相呼應,後者同樣大力投入自建資料中心、定製 AI 晶片、升級網路骨幹等工程,意圖搶下下一波 AI 成長紅利。
先前就有報導指出,微軟在美國多地投資興建新電廠與擴建變電站,以解決 AI 訓練導致的用電高峰。而資料中心「用水量」與「碳排放」問題,也成為監管機關關注焦點,推動業者在基礎設施設計上朝更高能源效率邁進。
- 延伸閱讀:微軟與索尼都不玩獨佔了?業界高層齊聲批:平台獨佔早就過時
- 延伸閱讀:微軟AI團隊負責人宣布打造「人本超級智慧」,目標將人類的控制權放在首位
- 延伸閱讀:微軟執行長揭露:蓋茲曾質疑投資OpenAI「會燒光10億美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