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也會加劇溫室效應,「乾淨的肉」能拯救地球嗎?

吃肉也會加劇溫室效應,「乾淨的肉」能拯救地球嗎?

今年9月,美國加州州長傑瑞‧布朗(Jerry Brown)簽署了一項法案,要求到2045年,加州所有用電都來自清潔能源。《財富》200強企業NextEra Energy首席執行官詹姆斯‧羅博(James Robo)預測,到本世紀20年代初,即便將存儲成本計算在內,太陽能農場和大型風力渦輪機的發電成本將低於燃煤發電廠的運營成本。難道科技真的可以把我們從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中拯救出來?

 

答案是還不夠。即使世界轉向完全清潔的電力供應,並利用這種清潔能源為電動汽車、公共汽車和卡車提供動力,溫室氣體排放的另一個主要來源仍將繼續增長,即肉類生產。

吃肉也會加劇溫室效應,「乾淨的肉」能拯救地球嗎?

目前,畜牧業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5%,大致與全球所有汽車尾氣的排放量相當。然而,隨著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激增,汽車尾氣排放量預計將會下降。到2050年,全球肉類消費量預計將比近年來增長76%。其中大部分增長將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

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在《氣候變化與飲食》(Changing Climate,Changing Diets》報告中指出,肉類生產正成為導致氣候變化的巨大推動力。

2010年在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與會國家都同意: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2攝氏度,將導致無法想像的風險。超過這個限度,反饋循環就會生效,導致變暖加劇。舉例來說,正在融化的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將釋放出大量甲烷,導致變暖加劇,這樣又會導致釋放更多甲烷,形成惡性循環。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其促使地球變暖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30倍。

對肉類需求的不斷增長意味著畜牧業的排放量將繼續上升,並將吸收剩餘「碳預算」中越來越多的占有率。《氣候變化與飲食》報告稱,這讓限制氣溫上升2攝氏度變得「非常困難」。

食肉比食用植物會產生更多溫室氣體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需要使用化石燃料種植穀物和大豆,並用它們餵食動物。動物利用植物中的大部分能量支持自己運動、呼吸,並保持身體溫暖。顯然,利用動物提供肉類需要的植物食物更多,我們必須多種植幾倍於我們自己需要的食用植物。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反芻動物(主要是牛羊)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甲烷。與利用飼料養牛提供的牛肉相比,通過餵食植物養牛獲得的牛肉對氣候的影響甚至更嚴重。以草為食的牛比吃玉米和大豆的牛體重增加得慢,它們增長每公斤肉都會排放更多廢氣。

如果科技能帶給我們清潔能源,它也能帶給我們乾淨的肉嗎?提倡在細胞層面培植肉類的人士已經在使用「乾淨的肉」(清潔肉)這個詞。他們使用它,不是為了與清潔能源作比較,而是強調活體動物的肉是「髒的」,因為活的動物需要排放廢物。動物內臟和糞便中的細菌也經常會汙染肉類。

而用生物反應器培養的細胞生產肉類,無需活體動物,沒有糞便,也沒有來自消化系統的細菌混入肉中,更不會產生甲烷。這種肉類不需要活體動物吸收更多能量保暖、活動,也不會生長我們不吃的身體部位。因此,從環保意義上講,用這種方法生產肉類要比用動物生產肉類效率高得多,也乾淨得多。

現在有很多初創企業都在致力於將清潔肉推向市場。像Impossible Burger和Beyond Burger這樣有肉質和味道的植物性產品,已經在餐館和超市銷售。清潔的漢堡肉、魚、乳製品和其他動物產品都是在沒有飼養和屠宰活的動物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雖然這類清潔肉的價格還不能與動物產品相媲美,但其生產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最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美國農業部的主要官員召開了會議,討論如何更加規範地使用這種方法生產肉類。

如今,全球最大的兩家肉類生產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和嘉吉(Cargill)正在投資那些試圖在不飼養動物的情況下生產肉類的公司。泰森食品執行副總裁賈斯汀‧惠特莫爾(Justin Whitmore)表示:「我們不想成為被顛覆的對象,而想成為顛覆大潮的一部分。」

對於依賴飼養和宰殺數百億只動物而發家致富的公司來說,這是一種勇敢的姿態,但泰森食品也承認,當新技術創造出人們想要的產品時,它們也無法抗拒。投資於生物技術公司Memphis Meats的英國大亨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表示,30年後,我們將回首當今時代,會對我們為獲取食物而大量獵殺動物感到震驚。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科技將使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道德進步成為可能,即拯救地球,並消除工業化農業給動物帶來的巨大痛苦。

  • 資料來源::Can Cultured Meat Save the Planet? 
  •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