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零組件評測 零組件評測 的最新熱門文章 Micron Crucial 的第一次,採用 QLC 與 NVMe 的 P1 M.2 SSD 1000GB 容量實測 R.F. 發表於 2018年11月02日 10:00 Plurk 該說是期盼已久,或者是在預期之內?Micron 終於利用旗下消費級 Crucial 品牌推出 NVMe 介面 SSD,並且也是繼 Intel 660p 之後,消費市場第二款採用 QLC 紀錄形式的 SSD,定位於 NVMe 介面超值型市場,5 年保固 1TB 版本不到新台幣... Asus 超頻基因回歸,記憶體可達 DDR4-4800 的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11月01日 10:00 Plurk Asus 於 Intel Z270 與 Z370 晶片組時代,未推出 ROG Maximus Gene microATX 版型主機板,如今將以 Z390 晶片組正式回歸,並以 2 組 DIMM 記憶體插槽強化超頻性,此外更支援雙倍容量 DIMM,單條 DIMM 即可支援 3... WX 系列新增 Dynamic Local Mode 加強性能表現,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2920X 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29日 21:28 Plurk AMD 暨發表 4 個晶粒與 2 個晶粒核心數量全開的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之後,終於盼到每個 CCX 屏蔽 1 個實體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 與 Ry... 翻玩對 RGB 的想像,具備創新設計的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2080 XTREME 8G 顯示卡 Basih 發表於 2018年10月25日 09:00 Plurk 若要談到 RGB 電競產品誰玩得最上手,GIGABYTE 鐵定榜上有名,如今又發揮創意構思,把 RGB LED 燈光效果移植到風扇葉片。AORUS GeForce RTX 2080 XTREME 8G 採用 NVIDIA 最新 Turing 世代顯示晶片,結合 AORUS ... 瞄準傳統硬碟升級市場,入門款 Micron Crucial BX500 480GB SSD 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22日 09:00 Plurk SSD 固態硬碟價位越來越便宜,多數 DIY 玩家均會指名 1 顆 SSD 做為系統安裝碟,但現實環境依舊存在使用 3 至 5 年以上的電腦系統,其中更有不少是升級空間受限的小型電腦系統、筆記型電腦,甚至依舊使用傳統硬碟,此時換裝存取反應快速的 SSD 為其延壽的有效手段。 AI 自動超頻機制,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搭載 Z390 晶片組回歸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19日 21:04 Plurk ROG Maximus Extreme 跳過 Z370 晶片組 X 世代,僅推出異形切割電路板 ROG Maximus X APEX,如今挑選 Z390 晶片組再次回歸。相對於 ROG Maximus IX Extreme 少了 Thunderbolt 3、處理器水冷頭,卻... 全核 5Ghz 供電散熱強化,GIGABYTE Z3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動手玩 Basih 發表於 2018年10月19日 21:02 Plurk 隨著 Intel 推出新一代桌上型 Core 系列處理器,主機板廠商也跟著公布新款 Z390 晶片組主機板。GIGABYTE 技嘉科技推出 Z3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針對新一代處理器高達 8 個實體核心,再次加強供電轉換設計,並重新詮釋 RGB Fusio... 最適合玩遊戲的 x86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Core i7-8700K,以及 Ryzen 7 2700X 評測對決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19日 21:01 Plurk 終於到了這一天,Core i9-9900K 的測試數據解禁!Intel 從第八代 Core 系列處理器以來,主流市場受到 AMD Ryzen 系列處理器大舉進攻的影響,進入核心數量戰爭,從 Core i7-8700K 實體六核心,直至今日 Core i9-9900K 實體八... 金屬強化框架避免下垂,Asus ROG-STRIX-RTX2080TI-O11G-GAMING 雙風扇模式登場 R.F. 發表於 2018年9月21日 13:00 Plurk 高階與頂級款式顯示卡需要強力散熱裝置保持冷靜,可惜過大的散熱器容易過分拉扯電路板,對長期使用產生不良影響。趁著此次 NVIDIA 推出 GeForce RTX 2080 Ti 顯示卡,Asus 加入強化框架設計,透過與介面卡檔板相互連結的金屬肋條,提升整體剛性。 新增 RT 與 Tensor ,NVIDIA GeForce RTX 2080/2080Ti Turing 架構、Founders Edition、效能表現一次看懂 R.F. 發表於 2018年9月19日 21:01 Plurk 掐指一算,距離 NVIDIA 發表 GeForce GTX 1080 已有 2 年以上的時間,Pascal 架構同時具備高效能與能源效率,繼任者有何表現相當令人期待。Turing 架構不僅包含傳統光柵化運算特化的硬體單元,更有加速光追蹤技法的 RT 單元,以及機器學習 Te... 導入 96 層 3D 堆疊 BiCS4 快閃記憶體,Toshiba XG6 1TB NVMe M.2 SSD 測試 Basih 發表於 2018年9月18日 09:00 Plurk 過去幾個月的時間,主要快閃記憶體製造商紛紛傳出 90 層以上 NAND 快閃記憶體量產的消息,Toshiba 則是釋出將採用自家 96 層 3D 堆疊 BiCS4,推出 XG6 NVMe M.2 SSD,如今這款產品的 1TB 容量版本也降臨台灣,一起來看看新款快閃記憶體再... NAS 適用 Seagate IronWolf 那嘶狼硬碟容量再突破,14TB ST14000VN0008 上機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9月11日 09:00 Plurk Seagate 繼公布自家企業級 14TB 3.5 吋 SATA 6Gb/s Exos 14TB 填充氦氣硬碟,接下來數款 3.5 吋 14TB 硬碟均鎖定消費級市場,其中 1 款為適合 NAS 使用的 IronWolf ST14000VN0008 14TB,為目前家用版本... 上一頁9下一頁
Micron Crucial 的第一次,採用 QLC 與 NVMe 的 P1 M.2 SSD 1000GB 容量實測 R.F. 發表於 2018年11月02日 10:00 Plurk 該說是期盼已久,或者是在預期之內?Micron 終於利用旗下消費級 Crucial 品牌推出 NVMe 介面 SSD,並且也是繼 Intel 660p 之後,消費市場第二款採用 QLC 紀錄形式的 SSD,定位於 NVMe 介面超值型市場,5 年保固 1TB 版本不到新台幣...
Asus 超頻基因回歸,記憶體可達 DDR4-4800 的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11月01日 10:00 Plurk Asus 於 Intel Z270 與 Z370 晶片組時代,未推出 ROG Maximus Gene microATX 版型主機板,如今將以 Z390 晶片組正式回歸,並以 2 組 DIMM 記憶體插槽強化超頻性,此外更支援雙倍容量 DIMM,單條 DIMM 即可支援 3...
WX 系列新增 Dynamic Local Mode 加強性能表現,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2920X 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29日 21:28 Plurk AMD 暨發表 4 個晶粒與 2 個晶粒核心數量全開的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之後,終於盼到每個 CCX 屏蔽 1 個實體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 與 Ry...
翻玩對 RGB 的想像,具備創新設計的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2080 XTREME 8G 顯示卡 Basih 發表於 2018年10月25日 09:00 Plurk 若要談到 RGB 電競產品誰玩得最上手,GIGABYTE 鐵定榜上有名,如今又發揮創意構思,把 RGB LED 燈光效果移植到風扇葉片。AORUS GeForce RTX 2080 XTREME 8G 採用 NVIDIA 最新 Turing 世代顯示晶片,結合 AORUS ...
瞄準傳統硬碟升級市場,入門款 Micron Crucial BX500 480GB SSD 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22日 09:00 Plurk SSD 固態硬碟價位越來越便宜,多數 DIY 玩家均會指名 1 顆 SSD 做為系統安裝碟,但現實環境依舊存在使用 3 至 5 年以上的電腦系統,其中更有不少是升級空間受限的小型電腦系統、筆記型電腦,甚至依舊使用傳統硬碟,此時換裝存取反應快速的 SSD 為其延壽的有效手段。
AI 自動超頻機制,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搭載 Z390 晶片組回歸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19日 21:04 Plurk ROG Maximus Extreme 跳過 Z370 晶片組 X 世代,僅推出異形切割電路板 ROG Maximus X APEX,如今挑選 Z390 晶片組再次回歸。相對於 ROG Maximus IX Extreme 少了 Thunderbolt 3、處理器水冷頭,卻...
全核 5Ghz 供電散熱強化,GIGABYTE Z3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動手玩 Basih 發表於 2018年10月19日 21:02 Plurk 隨著 Intel 推出新一代桌上型 Core 系列處理器,主機板廠商也跟著公布新款 Z390 晶片組主機板。GIGABYTE 技嘉科技推出 Z3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針對新一代處理器高達 8 個實體核心,再次加強供電轉換設計,並重新詮釋 RGB Fusio...
最適合玩遊戲的 x86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Core i7-8700K,以及 Ryzen 7 2700X 評測對決 R.F. 發表於 2018年10月19日 21:01 Plurk 終於到了這一天,Core i9-9900K 的測試數據解禁!Intel 從第八代 Core 系列處理器以來,主流市場受到 AMD Ryzen 系列處理器大舉進攻的影響,進入核心數量戰爭,從 Core i7-8700K 實體六核心,直至今日 Core i9-9900K 實體八...
金屬強化框架避免下垂,Asus ROG-STRIX-RTX2080TI-O11G-GAMING 雙風扇模式登場 R.F. 發表於 2018年9月21日 13:00 Plurk 高階與頂級款式顯示卡需要強力散熱裝置保持冷靜,可惜過大的散熱器容易過分拉扯電路板,對長期使用產生不良影響。趁著此次 NVIDIA 推出 GeForce RTX 2080 Ti 顯示卡,Asus 加入強化框架設計,透過與介面卡檔板相互連結的金屬肋條,提升整體剛性。
新增 RT 與 Tensor ,NVIDIA GeForce RTX 2080/2080Ti Turing 架構、Founders Edition、效能表現一次看懂 R.F. 發表於 2018年9月19日 21:01 Plurk 掐指一算,距離 NVIDIA 發表 GeForce GTX 1080 已有 2 年以上的時間,Pascal 架構同時具備高效能與能源效率,繼任者有何表現相當令人期待。Turing 架構不僅包含傳統光柵化運算特化的硬體單元,更有加速光追蹤技法的 RT 單元,以及機器學習 Te...
導入 96 層 3D 堆疊 BiCS4 快閃記憶體,Toshiba XG6 1TB NVMe M.2 SSD 測試 Basih 發表於 2018年9月18日 09:00 Plurk 過去幾個月的時間,主要快閃記憶體製造商紛紛傳出 90 層以上 NAND 快閃記憶體量產的消息,Toshiba 則是釋出將採用自家 96 層 3D 堆疊 BiCS4,推出 XG6 NVMe M.2 SSD,如今這款產品的 1TB 容量版本也降臨台灣,一起來看看新款快閃記憶體再...
NAS 適用 Seagate IronWolf 那嘶狼硬碟容量再突破,14TB ST14000VN0008 上機測試 R.F. 發表於 2018年9月11日 09:00 Plurk Seagate 繼公布自家企業級 14TB 3.5 吋 SATA 6Gb/s Exos 14TB 填充氦氣硬碟,接下來數款 3.5 吋 14TB 硬碟均鎖定消費級市場,其中 1 款為適合 NAS 使用的 IronWolf ST14000VN0008 14TB,為目前家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