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Game Boy遊戲製作大師來了,使用GB Studio揮灑你的遊戲夢想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24日 15:00 Plurk 在任天堂Game Boy上市30週年之際,開發者Maltby推出了能用於製作Game Boy遊戲的開發套件,讓玩家能在圖型化工具的協助下自行開發遊戲,並將遊戲製作成Rom檔案,如此一來便能以模擬器執行,或是透過燒錄卡在實體主機上享受自己製作的遊戲。
新聞 NVIDIA Jetson AGX Xavier AI運算平台動手玩軟體篇:強大影像辨識功能可即時分析25組影片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23日 15:00 Plurk 我們在前篇文章介紹了NVIDIA Jetson AGX Xavier的硬體規格,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筆者會聚焦於軟體應用的部分,透過範例程式進行物品分辨、特徵追蹤、動態預測、影像穩定等多種影像辨識,來展現Jetson AGX Xavier所能發揮的功能,讓讀者對這台AI電腦有...
新聞 ASRock發表AMD版NUC迷你電腦,iBOX-R1000採用最新Ryzen Embedded R1000系列處理器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22日 15:00 Plurk iBOX-R1000是世界首款採用AMD處理器的NUC尺寸迷你電腦,並採用無風扇的散熱方案,在小小的體積內提供充沛的運算效能。iBOX-R1000採用AMD Ryzen Embedded R1000系列處理器,支援Windows 10與Linux 4.18以上的作業系統,能...
教學 NVIDIA Jetson AGX Xavier AI運算平台動手玩硬體篇:電力效率更高的特化AI電腦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9日 13:00 Plurk Jetson AGX Xavier是Jetson家族中效能最強一員,它搭載8核心Arm架構處理器以及512個CUDA核心的繪圖處理器,並支援具桌面環境的Ubuntu作業系統,簡單的說就是台可以獨立運作的AI電腦。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它的硬體架構與軟體應用。
新聞 One Netbook推出強化白金版One Mix 2S翻轉筆電,處理器升級至Core i7-8500Y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7日 15:00 Plurk One Mix 2S是One Netbook於2018年推出的輕薄翻轉筆電,它的特色是除了能照一般筆記型電腦的方式使用之外,還能將螢幕翻轉至機身底部,讓One Mix 2S搖身一變成為平板電腦,這次推出的白金版則搭載效能更強大的處理器,有助於推升效能表現。
新聞 Meowbit超迷你土砲遊戲機,還能當開發板使用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6日 15:30 Plurk Meowbit是款具有1.8吋螢幕,並採用ARM Cortex M4微控制器的迷你電腦,使用者不但可以在上面執行遊戲,還可以利用6個可程式化按鍵、感應器,以及透過多個I/O端子連接各種周邊配備,將Meowbit改造為物聯網裝置,可以做為入門者的練習玩具。
新聞 Mozilla向Apple發起隱私保障請願,建議使用者限制廣告追蹤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6日 11:00 Plurk 先前Apple製作了1部廣告短片,提倡使用者應該重視使用手機的隱私,當然也不忘暗示iPhone是相當重視資安與隱私的手機,但Firefox瀏覽器的開發廠商Mozilla卻槓上Apple,發起了關於隱私保障的連署請願,並建議使用者限制手機的廣告追蹤功能。
新聞 NanoSound再推平價款彩色螢幕DAC2,搭配Raspberry Pi就能建構迷你網路音響系統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5日 14:30 Plurk NanoSound先前曾推出多款搭配Raspberry Pi使用的音響套件,能夠將Raspberry Pi轉變為支援多種音樂檔案格式與網路電台的音響系統,這次推出的DAC2顧名思義內見DAC功能,可以直接將音樂輸出至一般喇叭,並將原本的單色螢幕升級為彩色,方便顯示專輯封面等...
新聞 由駭客開發、為駭客設計的手機 WiPhone ,不但能土砲客製還能當開發板使用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2日 16:30 Plurk WiPhone是專為創客設計的手機,要說他是智慧型手機嘛,他是有點聰明,也能透過VoIP免費通話,但是與我們熟悉的Android、iOS卻有很大的不同,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不同的功能模組,也能自行撰寫程式、開發周邊設備,甚至可以把WiPhone當作開發板使用。
新聞 Google提倡更安全簡便的兩步驟驗證,將Android智慧型手機作為硬體密碼鎖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4月11日 15:00 Plurk 身份認證是資訊安全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如何讓網路服務提供者、伺服器辨識使用者是本尊、或是冒充的惡意攻擊者,就成了其中的關鍵因素。目前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就是透過密碼進行辨識,並可搭配兩步驟驗證提升安全性,Google則透過Android智慧型手機內建的安全金鑰進行驗證增進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