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卡麥隆支持 AI 輔助創作,但反對取代人類的做法:「電影人要自己定規則,不要被取代」

卡麥隆支持 AI 輔助創作,但反對取代人類的做法:「電影人要自己定規則,不要被取代」

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再度開嗆熱門議題,這次他點名生成式 AI,直言:「我們藝術家得主導它,而不是讓它主導我們!」

這位曾執導《阿凡達》、《鐵達尼號》的好萊塢巨匠,在接受國際影視媒體《Screen Daily》訪談時表示,生成式 AI 對創作界的衝擊將無所不在,電影人要趁早介入,「現在是西部拓荒時期,規則還沒出來,我們自己要來訂。」

把 AI 當工具,不是當敵人

卡麥隆強調,他對新科技從來不排斥,過去就曾率先採用 CG、動態捕捉和 3D 拍攝技術。他認為生成式 AI 也應該用同樣態度來看待。「我想學會它,然後自己決定怎麼用在藝術上。」

他強調,生成式 AI 不該是取代人力的工具,而是加快製作節奏、提升效率。像是在拍特效大片時,AI 可協助快速完成特定鏡頭,讓團隊有更多時間做「更酷的東西」。

點名《沙丘》:大製作也能靠 AI 減壓

在 Podcast 節目《Boz to the Future》中,卡麥隆舉《沙丘》為例,說明 AI 技術如何幫助降低製作成本。他想像的不是裁員,而是讓整個工作流程更有效率,團隊可以「多做幾部作品」。

這段話與他過去擁抱技術的風格相當一致。像是《魔鬼終結者2》率先採用 CGI、《阿凡達》開創動態捕捉與 3D 電影新時代,都是他推動的。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樂觀。好萊塢目前正陷入 AI 應用的工會談判,演員工會 SAG-AFTRA 和大型片商之間的交鋒日益激烈。業界最擔心的,就是未來是否會出現「全 AI 電影」,讓真人演員與創作者逐步被邊緣化。

其實卡麥隆過去曾公開表示對AI的質疑。2023年,他接受CTV News訪問時提及自己1984年的電影《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當時他認為,AI不可能能寫出優秀的劇本。

在卡麥隆看來:「我個人不相信,一個沒有實體的頭腦,能複製其它血肉之軀所經歷的生活,關於愛、謊言、恐懼、死亡等經歷,我不相信這樣的東西能打動觀眾。要寫出動人的劇本,你必須是人類。我不知道誰在考慮讓AI來寫劇本。」

卡麥隆雖然贊成擁抱 AI,但強調人類創意仍不可取代,希望業界能在效率與創意間找到平衡點。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