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 月,Intel(英特爾)宣布與 NVIDIA(輝達)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設計並開發針對資料中心和用戶端市場的客製化 x86 晶片 。這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不僅代表 NVIDIA 將能利用 Intel 的 x86 智慧財產權(IP)來開發用於自家資料中心及 AI 基礎設施的客製化中央處理器(CPU),同時也會將 NVIDIA 的 RTX 繪圖處理器(GPU)IP 內建到針對個人電腦(PC)市場的 x86 單晶片系統(SoC)中 。
先前,業界曾質疑 Intel 是否會因此放棄本身的 GPU IP 發展藍圖,而全面轉向 NVIDIA。對此,Intel 明確表示,其自有 GPU 發展藍圖不會受到影響,公司會繼續獨立開發相關產品 。NVIDIA 的 RTX IP 將會用在另一類不同的 SoC 產品上,主要用來跟 AMD 的「Halo」設計,例如 Ryzen AI MAX 系列等產品線互別苗頭 。
據了解,針對 Intel 與 NVIDIA 的這次合作,AMD 最初的回應是對自家產品陣容充滿信心,並會持續提供具有顛覆性的技術 。不過,在近期的一份聲明中,AMD 的態度有所調整,指出這項合作將會加劇市場競爭,並對其產品帶來更大的定價壓力 。
在接受《CRN》採訪時,AMD 表示,競爭對手 NVIDIA 與 Intel 之間的合作可能會對其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該公司在向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中,已將此項合作列為「經濟與策略風險」部分的典型案例,明確指出:「競爭對手之間的策略聯盟、併購及業務合作可能會『加劇競爭,並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
AMD 在文件中進一步強調:「此項合作可能導致我們產品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大的定價壓力,進而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利潤率造成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
儘管 AMD 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必須指出,Intel 與 NVIDIA 聯合開發的客製化產品距離上市仍需數年時間 。目前,AMD 的 Ryzen AI MAX 系列產品已上市多時,在行動平台提供了優異的 PC 與工作站級效能 。這個細分市場正是 Intel 希望積極投入的領域——他們原本計畫透過 Arrow Lake Halo 系列產品來競爭,但該計畫最終被取消 。
據預期,Intel 最快要到 2026 年至 2027 年才會推出基於 Nova Lake-AX 架構的首款 Halo 等級晶片 ;而 NVIDIA 則規劃在明年推出基於 N1 系列 SoC 的自有 AI PC 產品 。
根據 Wccftech 獲得的資訊,AMD 也正在為明年準備代號「Strix Halo」的產品更新,目前產能已全面爬坡 。憑藉新增的 SKU 選項,AMD 有機會在掌上型裝置等細分市場中爭取到更多平台設計訂單 。
未來,Intel 與 NVIDIA 的聯合攻勢確實不容小覷:NVIDIA 將提供頂尖的 GPU IP,而 Intel 則向 NVIDIA 開放其先進的封裝技術及 x86 IP 授權 。不過,AMD 已做好準備,將以基於 Zen 6 架構的下一代高效能 CPU,以及即將推出的新一代 RDNA GPU 架構,來應對這場來自兩個方向的挑戰 。
- 延伸閱讀:輝達豪擲10億美元入股諾基亞:黃仁勳劍指6G霸權,重塑美國電信領導地位
- 延伸閱讀:xAI重金挖角輝達專家加速研發「世界模型」AI系統,打造具備推理能力的實體智能、還要開發遊戲
- 延伸閱讀:輝達又丟震撼彈!NVDIA 將投資 OpenAI 1000 億美元,打造 100 億瓦 「AI 超級工廠」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