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六年豪賭喊卡!馬斯克為何親手砍掉自研 Dojo 晶片?

六年豪賭喊卡!馬斯克為何親手砍掉自研 Dojo 晶片?

特斯拉耗時六年打造的 Dojo 超級運算系統,竟在量產前被馬斯克親手喊停。這不只是專案終止,連研發團隊也幾乎解散——專案負責人彼得・班農直接辭職,約 20 位工程師跳槽到新創公司 DensityAI,而這家新創的老闆,正是 2021 年首次發布 Dojo 晶片的前特斯拉主管。

更戲劇性的是,有傳言稱 Dojo 的專利並不在特斯拉手上,未來就算想重啟也沒機會。

原本要打破輝達壟斷的「神兵」

Dojo 原本被視為特斯拉自動駕駛(FSD)的關鍵。不同於傳統 GPU,Dojo 採用分布式 2D 架構與存算一體設計,解決高頻寬、低延遲問題,效能在同成本下可達輝達 A100 的四倍,還能降低能耗。摩根士丹利甚至預測,Dojo 有望為特斯拉帶來 5,000 億美元市值增長

馬斯克當時豪言,Dojo 是「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關鍵」。但短短幾年,情勢急轉直下。

為何突然喊停?馬斯克給了兩個理由

  1. AI6 晶片超預期:特斯拉另一條晶片線——HW 系列(車用端運算)最新一代 AI6,不僅可做 FSD 終端運算,算力、頻寬甚至足以支援訓練,直接讓 Dojo 的存在必要性打上問號。

  2. 研發進度不理想:Dojo 1 成本高、效能缺陷明顯;Dojo 2 算力雖提升 10 倍,但良率僅 37%,且在通用 AI 場景中仍輸給輝達 H200 GPU,成本優勢蕩然無存。

Dojo 的故事,其實源自特斯拉對「合作受限」的反感。2016 年與 Mobileye 因自動駕駛事故分手後,馬斯克走上自研之路,先有 HW3.0、再到 HW4/5。2019 年,他在自駕日上提出 Dojo 概念,2021 年 AI Day 亮相自研 7nm D1 晶片,目標是打造 1.1 EFLOP 的超級運算集群。

然而隨著成本失控、效能未達預期,Dojo 從「顛覆者」變成「無底洞」。即便採用台積電 InFO-SoW 技術,Dojo 2 仍難撼動輝達地位。

Dojo 被放棄後,馬斯克再次轉向輝達 GPU,並將主力押在 AI5、AI6 晶片。AI6 採用三星 2nm 製程,計劃 2027 年量產,雖然良率僅 40-50%,但馬斯克認為更有未來性。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