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馬斯克再開砲:光學雷達在雨雪中表現差,純攝影機才是自駕未來

馬斯克再開砲:光學雷達在雨雪中表現差,純攝影機才是自駕未來

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再度批評自駕車業界愛用的 光學雷達(LiDAR) 技術,直言其在惡劣天候下表現不佳,甚至舉例說這正是為什麼 Waymo 的自駕車在大雨中完全無法運行。他強調,「攝影機才是未來的正解」

光學雷達「下雨就失靈」?馬斯克點名 Waymo

馬斯克指出,LiDAR 在雪、雨或沙塵暴環境中容易因 反射與散射 而失真,可靠性不足。他直接點名競爭對手 Waymo,稱其自駕車在強降水天氣裡「根本無法行駛」。

不過,他也承認光學雷達在某些領域確實不可或缺,例如 SpaceX「龍飛船」與國際太空站對接時,LiDAR 就是精準測距的關鍵技術。馬斯克強調自己非常清楚這項技術的優勢與短板。

「多感測器也不一定更安全」

馬斯克這回批評並非第一次。本週稍早他就針對其他車廠依賴 LiDAR 與毫米波雷達開砲,認為多感測器融合不一定更安全,反而可能增加風險

「如果光學雷達、毫米波雷達與攝影機的結果互相矛盾,那該相信誰?這只會增加不確定性。」他進一步指出,這也是特斯拉選擇停用車上雷達,改走 純攝影機方案(Cameras ftw) 的原因。

事實上,特斯拉早期曾嘗試「攝影機+雷達」的組合,並替 Model S、Model X 開發過自研高解析度雷達。但馬斯克透露,實際效果仍不如被動光學(攝影機)可靠,因此最終全面棄用。

自轉型以來,特斯拉旗下所有新款車型都只依靠攝影機進行環境感知,並持續透過軟體更新與 AI 模型來強化判斷力。

馬斯克的「純視覺派」與其他車廠的「多感測器派」仍在持續交鋒。支持者認為,純攝影機方案更接近人類駕駛邏輯且成本低,但反對者則質疑其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
短期內,這場「光學雷達 vs 攝影機」的爭論恐怕難有結論,但卻清楚劃分了業界兩大自駕技術路線。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