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圈又有震撼話題!近期傳出 AMD 可能與老對手 Intel 展開合作,甚至考慮讓 Intel 代工部分晶片。對此,AMD 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在公開受訪時,首度鬆口回應,雖未正面證實,但她談到供應鏈策略時語帶保留,讓外界更關注兩大對手之間的關係是否將翻新頁。
「我們在供應鏈上非常謹慎」蘇姿丰這樣說
在談及是否會採用 Intel 代工服務時,蘇姿丰表示:「我們在供應鏈方面非常講究,與台積電一直有深度合作。當然,如果能在美國在地製造,我們會優先考慮,因為這對整個美國的 AI 生態系來說非常重要。」
雖然沒有正面否認,也沒有明確證實,但這番回應被解讀為「保留可能性」,並強調目前 AMD 與台積電的合作仍是核心供應鏈主軸。
為何會傳出「找 Intel 代工」?
其實這並非空穴來風。美國近期有不少企業、政府基金對 Intel 投資,包括 NVIDIA、軟銀,以及美國官方本身。上週也有消息指出,AMD 內部正在「初步評估」是否要與 Intel 合作,甚至可能納入 Intel 成為供應鏈一環,實施「雙供應鏈策略(dual-sourcing)」。
業界認為,這種策略或許能讓 AMD 提升彈性與產能安全性,特別是在晶片製造日益受地緣政治影響的背景下。
真有可能合作嗎?兩大障礙點在這裡
不過,市場分析普遍認為 AMD 與 Intel 合作的可行性不高,主要有兩大核心障礙:
-
台積電供應鏈已成型:目前 AMD 所有高效能處理器幾乎都交由台積電製造,製程成熟且具競爭力,短期內沒有理由轉單。
-
產品線高度重疊:AMD 與 Intel 在桌機、筆電與伺服器市場屬於直接對手,一旦合作恐牽動機密技術、商業利益等敏感議題,難以操作。
不過政治因素可能成為變數
儘管合作困難重重,但外媒《WCCFtech》分析指出,若 Intel 在製程或成本方面出現突破,加上美國政府持有 Intel 股份並積極推動在地製造,未來 AMD 若為因應政策壓力或擴大市場彈性,不排除在特定產品線導入 Intel 產能。
NVIDIA 早前就已投資 Intel,也被認為是「技術+政治」雙重考量,目的是與美國政府維持良好關係、爭取更多政策資源。
- 延伸閱讀:AMD 與微軟攜手推動 Windows ML 全面開放,AI 開發從此不再卡硬體
- 延伸閱讀:AMD 宣布 PyTorch on ROCm 正式支援 Windows!Radeon 顯卡將也能玩ComfyUI、本地端LLM
- 延伸閱讀:郭明錤:OpenAI 攜手 AMD 對 NVIDIA 衝擊有限,HBM 與 UALink 供應鏈將迎利多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